一、目的:
為擴大結合民間相關團體,共同參與推動職業災害預防及職業災害勞工重建工作。
二、補助對象:
勞工團體、雇主團體、醫療機構、學術及研究機構等相關團體。
各補助項目之申請對象應符資格,詳如職業災害預防及職業災害勞工重建補助辦法(如附件檔案)第4條至第8條規定。
三、補助項目:
(1)職業災害預防技術之研發及培訓。
(2)職業災害預防及職業災害勞工重建之宣導。
(3)職業傷病之調查及研究。
(4)職業傷病診療之研發及運用。
(5)職業災害勞工重返職場輔助設施之研發及推廣。
(6)職業災害勞工重返職場之相關研究。
(7)其他有關職業災害預防及職業災害勞工重建事項。
四、申請方式:
勞動部於每年6月底公告次年度職業災害預防及職業災害勞工重建重點及優先補助事項。申請補助單位應於每年8月底前,依下列規定項目,擬定實施計畫,並填具申請書及備妥相關書件,向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申請。
另申請人如有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第14條第2項規定之情形者,應填具所附公職人員及關係人身分關係揭露表。(依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第14條第2項前段規定,公職人員或其關係人申請補助或交易行為前,應主動據實表明身分關係。又依同法第18條第3項規定,違者處新臺幣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
(1)受補助單位名稱。
(2)計畫名稱。
(3)計畫目標及人力需求。
(4)計畫主持人資歷。
(5)經費概算表。
(6)辦理方法。
(7)辦理期間。
(8)預期成效。
(9)符合補助條件之證明文件及資料。
(10)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規定之文件。
五、參考資訊:
(1)職業災害預防及職業災害勞工重建補助辦法。
(2)勞動部補助相關單位辦理職業災害預防及職業災害勞工重建事項作業要點。